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二)按肌紧张、姿势、运动模式分类

主要病变在锥体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性瘫痪类型,以肌紧张亢进、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一般新生儿窒息和低出生体重儿易患本型脑性瘫痪,约占脑性瘫痪患儿的60%~70%。主要表现为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手握拳,拇指内收,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膝关节屈曲,足跖屈形成尖足,当扶腋下提起患儿时,两下肢交叉,步行时成剪刀步态。此型脑性瘫痪比较少见,多为某些类型脑性瘫痪的早期表现,以后肌张力又慢慢增强,变为痉挛型脑性瘫痪或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临床上将不符合以上各型脑性瘫痪特点的,称为分类不明型脑性瘫痪,但这一类 ......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手册》
书名:《小儿脑性瘫痪诊疗手册》
栏目:小儿脑性瘫痪诊疗手册 > 第二章 脑性瘫痪概论 > 第五节 脑性瘫痪的分类
作者:张淑琴 娄 彦 王 娟
参编:陈凤琴,陈永胜,尹建英,蔡宝萍,李宝山
页码:60-6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