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外耳道湿疹

本病为发生于耳周皮肤的浅表性炎症。可引起瘙痒、红疹、水泡、渗液并形成结痂,变态反应可能为其主要病因。此病多见于小儿,好发于耳前或耳后缝间。中医称此病为“旋耳疮”或“黄水疮” “月蚀疮”。主要机理为风热湿邪浸渍,引起肝胆之热循经上犯,风热与湿邪蒸灼耳部肌肤而为病。主方:消风散(荆芥6g、防风6g、牛蒡子6g、蝉衣6g、苍术10g、苦参10g、木通6g、石膏10g、知母10g、生地10g、当归10g、胡麻仁10g)。治法:养血熄风润燥,主方:地黄饮(熟地20g、当归10g、首乌10g、生地10g、丹皮6g、玄 ......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
书名:《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
栏目: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 > 五 官 科 篇 > 第三章 耳鼻咽喉科常见病
作者:魏启亮 郭君双
参编:沈筱同,余瀛鳌,魏启昌,王庆甫,田思奎
页码:799-80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