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适 应 证

到目前,并未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应该肯定的是,介入治疗的适应证要比开颅手术宽,使部分以往认为只能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转入介入治疗。一般认为,决定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因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肿的部位、大小、是否累及关键结构、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意识状态。如新生儿自发性颅内血肿,抗凝治疗后脑内血肿(严重凝血障碍除外)、不明原因的脑内血肿除外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早期(7~72小时)血肿穿刺引流是较好的手术时机,这样可以减少再出血的可能。对于超早期手术的建议,目前认识逐渐一致,即对 ......

——《CT介入治疗学》
书名:《CT介入治疗学》
栏目:CT介入治疗学 > 第三篇 头及颌面部 > 第二十章 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作者:胡效坤 张福君
参编:张雪哲,吴沛宏,胡效坤,张福君,王俊杰
页码:204-20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