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一节 视网膜光损伤的研究历史

20世纪60年代,人们根据视网膜热传导的数学模型,已能计算出视网膜光照射后的温度升高值。1966年Noell [ 4]首次建立了视网膜光损伤的大鼠试验模型,证实低照度长时间光照射可使大鼠视网膜变性。在随后的研究中,他又发现近红外光对视网膜的作用主要为热损伤,而蓝光作用于视网膜则表现为某种类型的光化学损伤。1982年Ham [ 6]使用无晶状体眼罗猴做试验,证明灵长类动物视网膜对紫外辐射的敏感性是蓝光的6倍,并且发现不同波长光对视网膜的损伤作用是不同的。有关视网膜光损伤机理方面的研究已进展至细胞生物学、分子 ......

——《眼底病学》
书名:《眼底病学》
栏目:眼底病学 > 第三十六章 视网膜光损伤
作者:张承芬
参编:董方田,陈有信,赵明威,陈彭,陈有信
页码:75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