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

多种药物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机制涉及造血不良及破坏增多。临床诊断ITP首先要除外药物性血小板减少。任何药物均有可能引起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如肝素、奎尼丁及奎宁、利福平、磺胺、甲基多巴、对乙酰氨基酚、地高辛、达那唑、双氯芬酸、安鲁米特、两性霉素B、对氨基水杨酸、氧烯洛尔、万古霉素、左。其中,最严重可危及生命的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药物诱导免疫反应的机制是,药物引起血小板膜新抗原出现,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破坏血小板。肝素引起血小板减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减少程度轻、时间短,可能与肝素 ......

——《内科治疗学》
书名:《内科治疗学》
栏目:内科治疗学 > 第六篇 造血系统和血液疾病 > 第三章 出血性疾病 > 第二节 血小板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
作者:孙明 杨侃
参编:李学渊,欧阳颗,陈服文,丘万服,杜万红
页码:667-668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