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章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临床上囊型包虫病远较泡型包虫病为多,两者之比为100 ∶(1~。囊型包虫病与泡型包虫病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明显差异。部分胚蚴在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作用下被吞噬消灭,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减弱时,未被消灭的胚蚴大多定位于肝脏(70%),部分可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脏器,故包虫病可寄生于人体任何部位,逐渐发育成包蚴,其周围为肉芽肿样改变。六钩蚴侵入和棘球蚴生长过程中不断向机体排放寄生虫抗原物质,长期反复可使机体致敏,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利用这一原理作皮内试验来诊断包虫病。肝包虫 ......

——《实用包虫病影像学》
书名:《实用包虫病影像学》
栏目:实用包虫病影像学
作者:唐桂波
参编:杨国财,赵希鹏,王娅宁,任卫全,李文方
页码:14-1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