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介入放射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及非血管管腔内的介入操作不断增加,操作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发生管腔内异物的危险性也有所增加。以往取出血管内异物均采用手术方法, 1964年Thomas首先应用支气管镜取出心脏内异物,在此之后各种非手术方法取出血管内异物不断出现。1967年Masumi等应用细导丝双折成弧圈状,通过8 ~ 12F直径的端孔导管在透视下取出异物,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随着方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皮穿刺取异物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主张腔内异物一经发现,首先采用经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