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解剖学、组织学]三、后循环动脉瘤的解剖分布

后循环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15%。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动脉顶端,次为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区域,可在椎动脉发出PICA夹角,亦可在PICA走行的各节段。后循环囊状动脉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前循环动脉瘤相似:常见于40~60岁,女性多见。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瘤(basilar-superior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小脑上动脉水平的基底动脉瘤,常发生在小脑上动脉的始端附近,基底动脉的外侧面(图2-9-1-。动脉瘤常常发生在椎-基底动脉交界形成的弯曲的凸侧面且一侧椎动脉常粗大,细小的椎动脉 ......

——《脑脊髓血管外科学》
书名:《脑脊髓血管外科学》
栏目:脑脊髓血管外科学 > 第二篇 颅内动脉瘤 > 第九章 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游 潮 毛伯镛
参编:贺民,孙鸿,谢晓东,李浩,蒋艳
页码:140-14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