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基因定位于Bq14.3,其cDNA序列至少包括162bp的5 ′非翻译区。4395bp的蛋白质编码区,2084bp的3 ′非翻译区,包含21个外显因子和一个内含子,因此本病基因跨度大于80kb。饮食中的铜在肠道吸收后,进入血中,立即与清蛋白疏松地结合,成为直接反应铜,并可增至血清中总铜量的40%(正常时5%~10%),直接反应铜的清蛋白与铜易于分离,而使铜盐在组织内大量地慢性沉积,引起肝、脑、肾等组织的损害。但铜沉积的基本生化缺陷,尚无肯定的见解。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假说:1 ﹒ ......

——《实用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
书名:《实用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
栏目:实用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 > 第10篇 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 第12章 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 > 第1节 肝豆状核变性
作者:孙玉安 段文若 李德爱 宋文宣
参编:孙宝治,王颜刚,栾健,李晓红,申黎艳
页码:428-4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