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Wolschlager等首先报道使用经食管超声获得能显示心脏腔室瓣膜结构及其功能的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ynamic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图像。美国Pandian和荷兰Roelandt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研究工作加速了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技术飞跃。随后,Pandian、Nanda等的研究进一步将三维超声心动图推向初步的临床应用阶段,他们应用经食管多平面旋转扫查法重建出瓣膜病、间隔缺损、心内新生物等的心血管病变图像,获得了远较二维超声心动图丰富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