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内硬化斑块旋切术(PAC)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类手术优点:介入操作成功率高。当凸轮旋转研磨硬化斑块时,通过向导管内腔以每分20~40ml速度注入肝素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尿激酶等液体,经凸轮底部的小孔呈辐射状向着四周动脉壁喷射,形成一股涡流。液体的作用不仅在于冷却和润滑高速旋转的凸轮,同时喷射作用也可使邻近的血管腔扩张。高速旋转的凸轮能使坚硬的粥样斑块研磨成为细屑颗粒,碎屑物质落入导管尖端的液体涡流之中,进一步粉碎乳化后能被毛细血管床过滤,而不致造成体内重要器官的栓塞并发症,也不会对正常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