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第三节 影响牙釉质化学组成的因素

在牙的不同部位,其化学组成不同,在牙釉质最外层0.1mm比其余部位致密,朝釉牙本质界,密度逐渐下降,硬度测定结果也表明,釉质外表面的硬度大于内面,X‐衍射研究表明釉质接近釉牙本质界,钙化密度递减,内外差异不超过4%。牙本质的外层0.1mm(离开釉牙本质界)密度稍低于其他部位。不同牙齿的组成差异的研究甚多,结果证实表面釉质含氟前牙高于磨牙,釉质的蛋白含量磨牙又高于前牙。随年龄增长,牙渗透性减低,其化学组成变化逐渐变小。牙齿的组成可能与抗龋力有关,食物可以降低釉质的P ∶ CO2比值,增加牙对龋的敏感性。 ......

——《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书名:《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栏目: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 第九篇 口腔生物化学 > 第一章 牙及其周围组织的生物化学
作者:王翰章
参编:曹荣桂,朱希涛,张锡泽,郑麟蕃,徐君伍
页码:531-53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