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原学】

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第一次在中非苏丹和扎伊尔爆发流行,研究人员从病人体内分离到病毒,因其流行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Ebola)河附近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浆中装配,可形成包涵体,包涵体主要由核衣壳组成,成熟的病毒以芽生方式释放。埃博拉病毒在室温下稳定,60 ° C1小时可使病毒全部灭活,4 ° C可存活数天,70°C可长期保存,对紫外线、γ‐射线敏感,对多种消毒剂,如1%福尔马林、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甲基乙醇、乙酸等均敏感。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中篇 临床病毒性疾病 > 第二十五章 线状病毒科病毒性疾病 > 第一节 埃博拉出血热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70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