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心脏毒性的防治

蒽环类药物的毒性机制:其代谢与过氧基团的产生有关,过氧基团对邻近分子有毒性,且会产生更有毒性的次级产物羟基,蒽环类药物与细胞内Fe 3 +形成的复合物能强烈刺激羟基的产生。目前较多使用的心脏保护剂有右雷佐生(dexrazoxane),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本品能显著减少乳腺癌患者及软组织肉瘤儿童患者接受蒽环类抗生素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一种半合成的黄酮化合物曲克芦丁(单羟乙基芦丁)对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有预防性保护作用,且在体内外均不影响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1 ]。 ......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
书名:《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
栏目: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 > 第六章 肺癌化疗辅助用药 > 第一节 细胞保护剂
作者:廖美琳
参编:陆舜,简红,廖美琳,陈智伟,林皓
页码:186-18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