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五、折针

1 ﹒针的质量差,针身或针根有腐蚀、损坏,进针前未检查。2 ﹒留针时患者随意改变体位或针柄受到外力碰撞。4 ﹒弯针或滞针未能及时正确地处理。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残端部分尚露于皮肤之上或全部没于皮肤之下。4 ﹒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拔针,切不可强行刺入或行针。7 ﹒发现断针时,操作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换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如断端尚有部分外露,可用手或镊子将针拔出。如针全部陷入肌肉时应在X线定位下,外科手术取出。 ......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书名:《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栏目: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下篇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 第二十四章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 第六节 针刺法操作并发症
作者:吴惠平 罗伟香
参编:黄虹,王增英,蔡月英,田素萍,李威
页码:425-42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