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引起的肾损害

近二十多年来,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有增多趋势。水杨酸盐类.醋酸衍化物类,如消炎痛、甲苯酰吡酸钠即痛灭定等。丙酸类,如萘普生,布洛芬。虽说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很低,以其胃肠毒性最常见,但严重的胃肠道出血不常见,而其肾毒性虽少见,但具有潜在危险性,其引起的肾损害有以下几种。1 ﹒急性肾衰竭:在失盐或有内在肾脏疾病的患儿,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和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刺激肾脏前列腺素的产生。因为已证明大多非类固醇抗炎药均能降低肾素活性。 ......

——《实用小儿肾脏病手册》
书名:《实用小儿肾脏病手册》
栏目:实用小儿肾脏病手册 > 第十三章 肾小管‐间质疾病 > 第三节 药物性肾损害 > 【几种常见的药物性肾损害】
作者:易著文
参编:吴小川,党西强,何庆南,丁洁,王秀英
页码:540-5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