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二、放射性核素治疗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早在核医学初始阶段,人们便开始利用放射性核素如131I治疗甲状腺癌、32P治疗血液病等,放射性核素治疗是通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动脉插管、腔内注射和肿瘤局部注射等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主要利用核素发射的电离射线选择性地作用于组织细胞,产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或死亡达到治疗目的。相对于正常组织,肿瘤细胞分裂代谢更为旺盛,摄取放射性核素的能力更强,肿瘤组织受到的辐射剂量较大,因而产生的辐射效应也强。而正常组织受到有限的辐射,不至于产生严重影响。186 Re半衰期3.5天,射线最大能量107ke ......

——《肿瘤学》
书名:《肿瘤学》
栏目:肿瘤学 > 第十三章 肿瘤影像诊断新技术与介入治疗 > 第三节 肿瘤的核素影像诊断与治疗
作者:曾益新
参编:吕有勇,朱明华,陈国强,龚建平,郭朱明
页码:347-34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