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一、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血压的调节是通过复杂而相互重叠的机制进行的,包括自主性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和外周血管阻力的调节等。血管平滑肌的紧张性主要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调节。由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如儿茶酚胺(尤其是多巴胺)及其受体在血压调节方面的作用近来引起重视。人体组织局部也可产生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阻力增加,这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可能也起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提示,高血压与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和环境基础,而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

——《临床分子生物学》
书名:《临床分子生物学》
栏目:临床分子生物学 >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 > 第十三章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子基础
作者:胡维新
参编:王艾琳,方定志,朱振宇,刘誉,刘静
页码:308-30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