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手术中发生的医源性血管损伤,约有35%可及时被发现。术后若出现末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进行性增大的血肿、搏动性肿块、血管震颤或杂音、局部组织器官缺血、低血压甚至休克等,常提示发生了血管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在20%~30%的血管损伤病例,远端动脉搏动仍存在。对疑有血管损伤者,通过体格检查、血管无创检查或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并了解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损伤处近远侧血管的流入流出情况等,其中体格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图14.1.3)。图14.1.3医源性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 ......

——《临床创伤骨科:血管损伤学》
书名:《临床创伤骨科:血管损伤学》
栏目:临床创伤骨科:血管损伤学 > 第十四章 附 录 > 第一节 医源性周围血管损伤
作者:张英泽
参编:马利杰,郭明珂,张奇,马利杰,王娟
页码:280-2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