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二节 脑水肿的分类

1967年,Klatzo首先根据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的不同,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与细胞毒性脑水肿两大类。以后,一些学者又补充了其他类型,如1975年Fish man提出间质性脑水肿,1979年Miller提出低渗透性与流体静力压性脑水肿等。但从病理学定位的角度来看,总不外乎以血管源性为主的细胞外水肿和以细胞毒性为主的细胞内水肿两大类,其他多种的分类方法均侧重于病因学方面。脑水肿常见分类见表3‐1。刘海鹏等通过多频率点电阻抗测试,发现在创伤性脑损害早期,电阻抗的变化提示血管源性脑水肿,伤后6小时电阻抗 ......

——《脑水肿》
书名:《脑水肿》
栏目:脑水肿 > 第三章 脑水肿的病理生理
作者:李玲 黄如训
参编:陶玉倩,丰岩清,丰岩清,李扬,李玲
页码:64-6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