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心内膜表面附着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感染病原体组成的赘生物,赘生物下的心内膜可有炎症反应和灶性坏死。病变严重时,可致溃疡,甚至穿孔,偶见乳头肌和腱索断裂。另外,微栓子或免疫机制引起的小血管炎,常可导致皮肤黏膜瘀点,指甲下出血,Osler结和Janeway损害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