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预防、预后]二、化学性黏附

Rola(1976年)提出细菌与牙表面之间的黏附是电荷间的静电引力作用。牙表面带负电,牙表面所覆盖的获得性膜中的磺巯基团和羧基带负电,细菌胞壁成分中的脂磷壁酸终末磷酸基团也带负电,唾液中含有较丰富的带正电荷的钙离子,可作为连结牙表面及获得性膜与细菌之间的桥梁,使细菌与牙表面亲和。牙面获得性膜内的糖蛋白含硫酰基团(— SO3)和羧基(— COOH),所以带负电荷。牙面和细菌带负电荷的基团通过唾液中最丰富的双价阳离子— — —钙的搭桥作用而结合起来。注射进入动物血清中的细菌于1小时内可从肝脏排除,肝脏植物血凝 ......

——《实用龋病学》
书名:《实用龋病学》
栏目:实用龋病学 > 第六章 口腔微生物的黏附机制 > 第二节 微生物的非特异性黏附机制
作者:周学东 岳松龄
参编:
页码:116-11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