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重塑的评价以往只是限于组织病理学检查,而只有临床评价才是最终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实用指标。尽管气道重塑尚未完全阐明,但是有几点提示我们进行临床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①气道重塑的基础是气道壁的细胞和分子组成成分的沉积、量的变化以及机化。气道重塑是慢性损伤和修复的结果.气道重塑导致功能的变化。因此,未来更有效的策略应该直接针对重塑过程的各个环节。因为某些炎症反应和重塑过程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如黏液过度分泌可能是限制损伤因子累及上皮的基础,基底膜增厚也可以限制炎症细胞到达上皮层,平滑肌的肥大则有利于严重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