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和病理学

无免疫力的幼儿是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感染VZV,随后在尚未确定的部位(推测可能是鼻咽部或上呼吸道黏膜细胞内及邻近的淋巴细胞内)进行局部复制,而后经血流到达网状内皮组织系统,最终形成病毒血症,因此,水痘患者出现弥散性和散在性皮肤损害而出现水痘。水痘呈水疱样损及真皮,以水疱、多核巨细胞和嗜酸性包涵体为其特征。感染本病毒亦可损害皮肤血管,导致坏死和表皮出血。随病情的发展,水痘内的液体变混浊,其中有多核白细胞、退变的细胞和纤维蛋白等。待水痘破溃并释出其中含有病毒的液体,而后病损部位逐渐再吸收。在电镜下可见到病毒颗粒 ......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书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栏目: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 第四章 病毒性脑炎 > 第四节 疱疹病毒性脑炎 >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炎
作者:安得仲
参编:
页码:157-15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