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一)变应原

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 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均可称为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分子量过大不能有效地穿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而分子量过小难以将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两个相邻近Ig E抗体及其受体桥联起来,因而不能触发介质的释放。在北美豚草(Ragweed)是主要的致敏花粉,我国北方地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是野生植物蒿属花粉。临床常见的药物或化学物质有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有机碘化合物等,其本身有抗原性,但没有免疫原性,进入机体后其抗原表位与某种蛋白结合而获得免疫原性,成为变 ......

——《儿童变态反应病学》
书名:《儿童变态反应病学》
栏目:儿童变态反应病学 > 第一篇 变态反应学基础 > 第二章 变态反应 >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 二、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物质
作者:曲政海 高美华
参编:孙立荣,阎兆君,林荣军,赵京,陈宗波
页码:92-9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