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酸蚀对釉质表面的作用

目前多数人认为,釉质表面经酸蚀处理后,可有以下结果。通常前牙唇面以釉柱中心或釉柱周围脱矿为较多见,而在后牙,尤其是面,则大多为不规则脱矿。目前由于各研究者所用酸蚀剂的品种,浓度不一,牙齿标本的制作(如酸蚀部位,釉柱方向)也不一致,所用树脂类型不同,观察手段也各异,因此,对树脂突的长度报告有很大差别,由5~10 μ m至100~120 μ m不等,尽管如此,固位与树脂突的形成有关,仍属肯定。由上述釉质可能产生的变化,可知酸蚀处理后除机械固位外,还有粘着性能的因素,乳牙由于所含釉柱结构较少,因此酸蚀效果不如恒 ......

——《牙体修复学》
书名:《牙体修复学》
栏目:牙体修复学 > 第十五章 牙色材料修复 > 第二节 关于酸蚀处理
作者:王光华 彭式韫 王勤波 王勤涛
参编:
页码:178-179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