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咽梅毒

咽梅毒(pharyngeal syphilis)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咽部特异性感染,可发生于后天梅毒。二期咽梅毒发生于下疳6~8周后,全身弥漫性浅在性玫瑰疹,伴发烧、乏力,顽固性咽痛,咽峡呈现弥漫暗红色充血,间有细微红点,软腭游离缘尤为明显,皮疹之后出现粘膜斑,形态大小不一,表面扁平,边缘整齐,色灰白微有光泽,表面可有糜烂,周围有充血带。三期梅毒为梅毒瘤或称树胶肿,多于下疳数年后发生,组织损害深,发生于鼻咽顶、软硬腭、咽后壁、扁桃体、舌根等处,初起为浸润期,很快发生溃烂,形成深溃疡,呈圆形,稍突起,边缘红肿 ......

——《耳鼻咽喉科治疗学》
书名:《耳鼻咽喉科治疗学》
栏目:耳鼻咽喉科治疗学 > 第二章 咽科疾病治疗 > 第四节 慢性咽和扁桃体炎 > 九、特异性咽炎
作者:郑中立
参编:
页码:205-20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