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二、EPC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标志

在成体中,EPC主要聚集在骨髓的血管形成区,外周血中仅存在少量的EPC。EPC在培养过程中可见到细胞呈多角形或纺锤状,聚集向外生长,继续培养后可见细胞增殖逐渐汇合成片,呈现内皮细胞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EPC具有较强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可以原位增殖,可以在缺血、炎症以及肿瘤因子的刺激下迁移到相应部位,参与血管新生。CD34是主要在造血干细胞上表达的黏附分子,而VEGFR‐2是内皮细胞典型的分子标志,CD133也是一种造血干/祖细胞的表面标志,选择性的表达于早期的造血干细胞和EPC上。有研究人员认为,CD1 ......

——《2010儿科学新进展》
书名:《2010儿科学新进展》
栏目:2010儿科学新进展 > 第二部分心血管与肾脏 > 第二章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患儿血管新生
作者:申昆玲
参编:沈叙庄,丁辉,马琳,王旭,王伟
页码:235-23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