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第六节 消化道穿孔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多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其次是小肠、结肠,早产儿占30%。临床常见穿孔部位及病因:①胃壁肌层缺损:导致胃穿孔。小肠穿孔:消化道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粪性腹膜炎③其他:如结肠穿孔,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①胃壁肌层发育薄弱,胚胎第9周胃壁肌层发育障碍或发育停顿,形成胃壁肌层缺损②肠壁缺血坏死,缺氧时机体血液重新分配,胃肠道局部血流减少。游离气腹可见到肝前缘气体回声,有腹水衬托时可见到腹水里的肠外气体回声,紧贴前腹壁。穿孔后期,穿孔局部形成粘连包裹,见不到游离气腹征象,但包裹区内有 ......

——《实用儿科腹部超声诊断学》
书名:《实用儿科腹部超声诊断学》
栏目:实用儿科腹部超声诊断学 > 第五章 胃肠系统病变
作者:贾立群 王晓曼
参编:
页码:233-23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