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道德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仍带有具体形象性和局限性。他们的道德行为还缺乏独立的、主动的动机,道德判断往往只注意行为的效果,而看不到行为的动机。学龄前期基本的“道德”发展任务是学会自控和分享。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的制约,如儿童对行为本身有兴趣,或者成人对儿童提出明显的要求等等。到学前晚期才开始能从社会意义上来判断道德行为,比较注重人的动机、意图。父母的言行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对儿童的价值观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父母言行不一致,或与社会道德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