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3﹒药理作用

抗血栓作用:类凝血酶主要促纤维蛋白原分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多聚体),使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而血纤维蛋白原下降(降纤作用)和血栓形成障碍(抗凝作用)。间接溶栓作用:降纤酶含有类纤溶酶促使t PA释放→血纤溶酶原增高→血纤溶酶上升(溶栓作用)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缺A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作用:高纤维蛋白使血液黏度上升致心、脑血流量下降,纤维蛋白透过血管内皮细胞而沉积于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是血小板的主要连接物,纤维蛋白原下降使血小板聚集下降而抑制血栓形成及扩大。其他:含有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四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 第五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治疗 > 第三节 降纤维蛋白药物治疗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530-53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