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自体移植静脉狭窄的基因治疗

自体移植静脉狭窄降低了下肢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置换术的远期成功率。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有效预防远期并发症,如内膜异常增生或移植段动脉粥样硬化。基因治疗为控制血管移植并发症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在手术前对移植血管预先转入目的基因,再通过移植血管带回体内,可以提高回体法安全性。多个研究表明,还可以用病毒载体进行血管移植物的回体法转染。大多数自体移植静脉狭窄都与新生内膜疾病有关,这也是术后移植物重新塑形的重要原因。初步实验表明移植血管约80%的细胞目的基因表达被抑制。经此治疗的患者移植血管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尚需更多的大 ......

——《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书名:《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栏目: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 第七篇 血管损伤性疾病的防治策略 > 第四十一章 血管损伤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 第四节 血管再狭窄的基因治疗
作者:黄 岚 黄德嘉
参编:朱国英,霍勇,晋军,王红,宋明宝
页码:375-37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