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Tamaya等首次报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的性激素受体测定,应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DCC)法测定出异位子宫内膜受体的含量低于同期的在位子宫内膜。1992年,Prentice等比较了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的ER、PR等含量及染色强度,结果发现,正常妇女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性激素受体含量无明显差异。同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同期的子宫内膜加以比较,发现子宫内膜的ER和PR水平均显著高于异位内膜,主要表现在间质细胞的染色,差异有显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