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先天性肝囊肿

先天性肝囊肿的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胚胎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可能为肝内迷走的胆管或局部淋巴管因上皮炎性增生阻塞,进而导致管腔内滞留而逐渐形成囊性扩张。也可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多余的肝内胆管,由于其没有发生退化而又不与远端的胆管连接,管腔内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囊肿。这类肝囊肿又称真性肝囊肿,男性女性之比约为1 ∶ 4~1 ∶ 5。先天性肝囊肿分为孤立性和多发性两类。多发性肝囊肿又分为两种,一种为肝实质内散在小囊肿,另一种为多囊肝(弥漫性肝囊肿),累及整个肝脏。多发性肝囊肿及小而无症状的肝囊肿不需特殊治 ......

——《小儿腹部外科学》
书名:《小儿腹部外科学》
栏目:小儿腹部外科学 > 第二十四章 肝脏疾病 > 第三节 肝脏先天性发育异常
作者:王 果 冯杰雄
参编:王维林,蔡威,郑珊,董蒨,夏慧敏
页码:59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