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三)磷烧伤后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及血小板的变化

1 ﹒肝功能变化[ 41 ]磷烧伤后,大鼠血清乌氨酸基甲酰转移酶(SOCT)活性于伤后24小时升高,峰值见于伤后24~72小时之间。根据前述大鼠磷烧伤后对肾小球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立体计量分析方法,见肾小球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增大、肥大,体密度进行性增加,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则逐步下降,在伤后72小时,内皮细胞和系膜区体密度分别增加至对照组的163%和191%,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则仅为对照组61%。免疫球蛋白Ig G、Ig M和Ig A在烫伤组和磷烧伤组伤后均呈下降趋势,但后者下降更为严重,显示磷烧伤组动物预后较 ......

——《中华烧伤医学》
书名:《中华烧伤医学》
栏目:中华烧伤医学 > 第六篇 烧伤内脏并发症 > 专题六 烧伤病理学 > 第二节 烧伤实验病理研究 > 四、磷 烧 伤
作者:杨宗城
参编:杨宗城,郭振荣,夏照帆,肖光夏,许伟石
页码:59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