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四、透析后风险

1 ﹒风险原因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方法:尿激酶25万U/支,用生理盐水12.5ml稀释(2万U/ml),用七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搏动处向心方向穿刺,每隔15~20分钟缓慢注射尿激酶4万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动静脉内瘘采用绳梯式穿刺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30分钟,压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压迫的近心端可触及震颤)。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透析器相对固定。 ......

——《血液透析中心培训手册》
书名:《血液透析中心培训手册》
栏目:血液透析中心培训手册 > 第十五章 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 > 第二节 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概念
作者:杨晓梅 王 革
参编:曹俊环,柳春艳,刘爱民,孔繁莹,马晶
页码:396-39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