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六、其他介入治疗的病理学机制

切割球囊(cutting balloon)是1991年由美国的Barath peter开发研制,是在普通球囊表面的纵轴上等角度地镶嵌着3~4枚、高度约为0.2~0.3mm的刀片,其扩张的机制利用球囊的压力,使附着的刀片切开病变部位的内膜和中膜,继之由。切割球囊可以切开硬病变而使其容易扩张,对血管壁的损伤较小,另外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当球囊膨胀时常出现的球囊移位现象,简化开口分叉处病变的介入治疗,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不适合导管或外科血运重建的严重心绞痛患者。 ......

——《介入心脏病学》
书名:《介入心脏病学》
栏目:介入心脏病学 > 第二篇 冠心病介入治疗 > 第21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与介入治疗机制
作者:马长生 霍 勇 方唯一 董建增
参编:胡大一,朱国英,杨延宗,吴书林,张澍
页码:303-30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