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姜春华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风邪、寒气、温毒、瘀积、正气不足,导致气血营卫不能正常循行流注,恶毒之物随生于肠所致。徐复霖教授曾对肠息肉脾虚挟瘀型患者进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观察,血液流变学显示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力增高。多数学者则将本病责之于恶气积聚,气滞血瘀。恶气指六淫邪气及内聚横遏之气,气机瘀阻或凝聚,发为息肉。气滞血瘀于肠间,内着于脉道,使血行障碍,则可隆起为息肉。江克明治愈1例降结肠内9枚黄豆大息肉患者,辨证为阳虚寒湿中阻,用附片、干姜、高良姜、太子参、炒苍术、炒枳壳、香附、荜澄茄、云苓、桂枝、炒白芍 ......

——《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
书名:《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
栏目: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 > 第四篇 消化系统主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 第十四章 肠 息 肉
作者:危北海 张万岱 陈治水
参编:王玉玫,王长洪,王立春,王宇恒,王炎焱
页码:68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