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十七节 周围静脉系统的介入治疗并发症

1960年Greenfield开始在X线透视下采用静脉切开后导管抽吸血栓。1984年Sniderman开始用经皮穿刺导管抽吸术,成为介入治疗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首创。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导管溶栓治疗术、机械去栓术、深静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1 .安全性在对急性血栓作介入治疗前置入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对伴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或伴有髂静脉闭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可结合使用PTA和支架置入术,以迅速恢复血流,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4 .长期性在综合性介入治疗后,宜继续抗凝6个月以上,定期随访、复查, ......

——《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书名:《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栏目: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 第五章 血管性介入并发症
作者:李麟荪 滕皋军
参编:刘作勤,顾建平,施海彬,刘晓华,刘文贵
页码:6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