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免疫性荨麻疹,不需致敏,凡接触过敏原者均发病,此型最常见,因从未发生严重的系统受累,因此NI CU可能是最轻的接触性荨麻疹(表31‐。可能的机制为过敏原直接作用在皮肤血管壁或组胺、慢反应物质A和缓激肽等非抗体介导的因子使血管释放活性物质。苯甲酸引起的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NI CU)可能是由血管活性物质介导的,而非组胺,因为口服抗组胺药(安他乐)、或用化合物48/80耗尽皮肤中贮存的组胺,反应不能发生。Nater和同事发现10%肉桂醛的酒精溶液引起3名患者出现接触性荨麻疹,另外3名患者仅出现红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