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公元265 ─ 959年)时期,中医学在基本理论方面的进展不大,主要是在医疗实践经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因此,对疾病的认识、方剂的创制、药物及其功效的新发现等方面有较大进步,促进了学科的分化及其发展,从而使耳鼻咽喉科初具规模,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经验的积累则更为丰富,如《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大量关于耳鼻咽喉科疾病内治、外治、针灸、砭法、导引、食疗等方法,尤以外治为多。王焘《外台秘要》关于耳鼻咽喉科的内容更加丰富,收方300多首,其中耳科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