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输血后寄生虫感染

由疟原虫感染引起。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随后出汗热退为特点,可引起脾大、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受损等临床表现。若贫血病人输血后未被纠正,且更恶化伴有症状者,要考虑有此病的可能。在疟疾流行区,有条件时对献血者做血清学检测,筛选疟原虫抗体阳性者,也可用注射肾上腺素( 0.5mg皮下注射1次)的方法,促使疟原虫出现于外周血中,以提高血涂片阳性检出率。对输入疑有疟原虫污染血液的病人,或在疟疾流行区的病人,都应服用抗疟药预防。病人可在输血后立即口服磷酸氯喹,用法同诊断性治疗。普查并治疗无症状感染者是 ......

——《临床单病种输血(第一册)》
书名:《临床单病种输血(第一册)》
栏目:临床单病种输血(第一册) > 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的治疗与预防 > 第一节 输血后感染性不良反应
作者:刘景汉 李志强 王海林
参编:李 卉,蔡 辉,高 明,郝一文,焦 伟
页码:284-29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