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毒蛇咬伤

在我国,蛇类分布较广,从长江以南的沿海低地到海拔1000m左右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最多。根据所分泌的蛇毒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类:神经毒为主的,如金环蛇、银环蛇等。毒蛇咬伤后,一般局部留有牙痕、疼痛和肿胀。除明确是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外,尚需与其他有毒动物咬蜇伤鉴别。无毒蛇咬伤为一排或两排细牙痕。毒蛇咬伤则仅有一对较大而深的牙痕(但由于毒蛇的种类与咬人时的体位不同,有时可以只有一个或有3~4个以上较大牙痕),从两牙痕之间的距离尚可推断蛇的大小。如一时不能辨别是否毒蛇咬伤,首先应按毒蛇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4 ......

——《黄家驷外科学》
书名:《黄家驷外科学》
栏目:黄家驷外科学 > 第五章 烧伤、电损伤、冷伤、咬蜇伤 > 第四节 咬 蜇 伤
作者:吴孟超 吴在德
参编:
页码:102-104
版本: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