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病理】

被吞食的包囊在小肠下部,借助于胰蛋白酶的作用去包囊。在某些因素影响下,这些小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转变为大滋养体,并大量繁殖,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破坏宿主组织,造成肠壁损害而致病。急性期病变起初为较小的散在的浅表糜烂,进而形成阿米巴病特有的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基底为黏膜肌层,腔内充满棕黄色坏死物质,内含溶解的细胞碎片、黏液和滋养体。原虫沿疏松的黏膜下组织,顺肠长轴向两侧扩展,使病灶相连,形成许多窦道相通的蜂窝状病变。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十三章 寄生虫性疾病 > 第一节 阿米巴病 > 一、阿米巴肠病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706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