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药理】

伯氨喹的抗疟机制可能与干扰DNA的合成有关,将疟原虫红外期虫株与组织细胞一起置伯氨喹溶液中培养48小时,电镜观察可见,伯氨喹可使疟原虫线粒体形态发生改变,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并出现胞浆空泡。由于疟原虫组织期在肝实质细胞内发育本已消耗辅酶Ⅱ,而伯氨喹的作用又干扰辅酶Ⅱ的还原过程,使辅酶Ⅱ减少,严重地破坏疟原虫的糖代谢及氧化过程。本品可杀灭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组织期的虫株,尤以间日疟为著,也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对恶性疟的作用尤强,使之不能在蚊体内发育,本品对红内期虫株的作用很弱。 ......

——《热带病临床手册》
书名:《热带病临床手册》
栏目:热带病临床手册 > 第三篇 治疗热带病的常用药物 > 第一章 抗原虫药 > 第一节 抗疟原虫药 > 磷酸伯氨喹PrimaquinePhosphate
作者:甘绍伯
参编:冯曼玲,于恩庶,王非,甘绍伯,冯曼玲
页码:182-18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