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3.乙胺丁醇(ethambutol,E)

作用机制:本品可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但是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特点:本品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堪萨斯和鸟等分枝杆菌有抑菌作用,在pH中性环境中作用最强。本品为抑菌药,仅对生长繁殖期的结核分枝杆菌有作用,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破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其他药物进入细菌体内的速度,提升了胞内药物浓度,与其他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协同作用,且可延缓其他药品耐药性的产生。乙胺丁醇在试管内耐药性出现较慢,临床应用3~4个月可出现耐药。治疗期间,应注意检查,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 ......

——《临床结核病学》
书名:《临床结核病学》
栏目:临床结核病学 > 中 篇结核病临床治疗学 > 第九章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 第三节 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 > 二、抗结核药物组成及介绍 > (一)一线抗结核药物
作者:唐神结 高文
参编:肖和平,陈昶,沙巍,张青,卜建玲
页码:17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