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七、四川并殖吸虫(P﹒szechuanensis)

四川并殖吸虫是钟惠澜、曹维霁。他们有关并殖吸虫虫种的争鸣是对科学研究慎重、认真和高度负责任的表现,是对百家争鸣的具体实践,大大地提高我国并殖吸虫研究水平,他们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敬仰。经过许多人从形态、生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性以及DNA检测的比较,确定两者为同物,鉴于斯氏并殖吸虫报告早,故为有效虫种,四川并殖吸虫则为同物异名。在此应该特别指出,钟惠澜教授等长期深入四川病区作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拟钉螺为并殖吸虫新的第一中间宿主,还系统地总结病人中以游走性皮下结节为主要症状表现的并殖吸虫新病型等等,这些均居 ......

——《实用肺吸虫病学》
书名:《实用肺吸虫病学》
栏目:实用肺吸虫病学 > 二并殖吸虫的生物学 > 第三节 我国主要并殖吸虫虫种的形态特征
作者:沈一平
参编:邵向云,李友松,严涛,常正山,章子豪
页码:14-1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