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遗传性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1978年,日本的Aoki首先报道一例30岁的男性患者,从15岁开始反复发生血栓栓塞,纤溶酶原活性(PLG:A)仅为正常人的40%。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纤溶酶原异常所致,从而使纤溶酶不能正常生成,血栓凝块不易被溶解。以后在其他国家也相继发现本症,到1994年已报道的本症家系已达18个。Aoki等对585例日本人进行基因分析,基因异常频率为1.8%。近年来,美国也发现异常纤溶酶原血症。异常纤溶酶原血症常标以发病的地名,如异常纤溶酶原Tokyo、异常纤溶酶原Chicago。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其PLG:Ag正常 ......

——《血液科新进展》
书名:《血液科新进展》
栏目:血液科新进展 > 第十六章 易 栓 症
作者:沈志祥
参编:
页码:386-38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