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核性咯血,尤其大咯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时间几乎在夜间。本文对82例肺结核咯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晚睡前肌注阿托品,普鲁卡因)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就防治夜间咯血进行疗效比较,结核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两组差异显著(P < 0 ﹒。005),提示夜间咯血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肺循环血量增加有关。通过睡前肌注阿托品、普鲁卡因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扩张外周血管,减少肺循环血量,能有效减轻或避免咯血。另外阿托品、普鲁卡因能舒张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减少不良因素刺激(如用垂体后叶素后的胃肠不适,输液量增加引起的小便次数增多等)而使患者安静,更有利于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