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的药物动力学包括:与给药剂量相应的血清药物浓度和相关的临床反应。在所有利妥昔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给药方式均为静脉内注射,利妥昔血清浓度均采用ELISA法检测。首次利妥昔注射后循环CD20阳性细胞的清除使CD20的结合部位减少(包括淋巴结),其被认为是连续注射利妥昔后伴随的血清浓度增加和半衰期延长的原因,由于应用利妥昔后,一部分B淋巴细胞减少然后被造血干细胞更新。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在所有时间点的利妥昔中位血清药物浓度均高于无反应的患者。最后一个剂量的利妥昔应用后1周(143位患者)、1个月(124位患者)、3个月(104位患者)的治疗后血清药物浓度,有反应者均显著高于无反应者(P ≤ 0 ﹒。
……